向陈词滥调宣战
一切陈词滥调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原因,而且也是唯一的原因:作者不了解他故事中的世界。
对笔下故事中的世界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洞察,才是臻于新颖和卓越的根本。
背景
故事的背景是四维的————时代、期限、地点和冲突层面。
- 时代(Period)是故事在时间中的位置。
- 期限(Duration)是故事在时间中的长度。
- 地点(Location)是故事在空间中的位置。
- 冲突层面(Level of Conflict)是故事在人类斗争的层级体系中的位置。
一个故事的背景严格地界定并限定了其可能性。
在任何世界里,无论其想象的成分有多大,也只有特定的事件是可能的、或然的。
故事必须遵守其自身内在的或然性法则。因此,作家的事件选择局限于他所创造的世界内的可能性和或然性。A story must obey its own internal laws of probability. The event choices of the writer, therefore, are limited to the possibilities and probabilities within the world he creates.
每一个虚构的世界都创立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宇宙论并制定了自身的“规则”:其中的事情如何发生而且为何发生。无论背景多么现实或荒诞,其因果原理一经确定,就不可能更改。
事实上,在所有类型片中,幻想片是最严格的,并且在结构上最拘泥常规。
故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脱胎于已在历史上的人类经验中存在的素材。
在看到第一个画面开始,观众便开始对你的虚构宇宙进行考察,辨别真假。无论自觉与否,他们都想知道你的“法则”,想明白在你的特定世界中,事情如何以及为何发生。一旦观众掌握了你的现实法则,只要稍有违犯,他们就会觉得是你再违约,认为你的作品不和逻辑、不可信,从而拒绝接受。
一个诚实的故事只可能在一个地点和时间内适得其所。
创作限制原理
迈向好故事的第一步就是创造出一个小小的、可知的世界。一切优秀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有限的、可知的世界内。
故事的世界必须小到能让单个艺术家的头脑容纳他所创造出来的虚构宇宙,并像上帝了解他所创造的世界一样对一切了如指掌。
在可知的范围内写作。
背景对故事的反讽表现在:世界越大,作者的知识便越被稀释,其创作选择也就越少,故事便越发充满陈词滥调。世界越小,作者的知识便越完善,其创作选择也就越多。结果是一个完全新颖的故事,以及对陈词滥调作战的胜利。
调查研究
三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记忆研究
“我个人经验中的什么东西能触动我人物的生活?”
探索你的过去,让情景再现,然后把它写下来,把它变成一种工作知识。
想象研究
你可以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你的人物的生活,直到让你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事实研究
你的才华是杀不死的,但你的无知却可能把它饿晕。无论你多么有才华,无知的人是写不出东西的。
才华必须靠事实和思想激发。
去看书。
- 你的个人体验是具有普遍性的。你在自己的生活中说经历的一切都类同于其他所有人的经历。 当你在表达你觉得专属于你的那些情感时,观众中每一个成员也都会把它认同为专属于他自己的情感。
- 当你从书里看到别人的生活时,你对生活的理解会得到拓展
尽管研究能够提供素材,但它绝不能取代创作。
创新和探索是交替进行的。
创作选择
创作是指在取舍过程中所做出的创造性选择。
列一个清单,勾勒出几十个不同的场景,简单描写这些场景,检查一下清单,问自己:哪个场景对我的人物来说最真实?对他们所处的世界来说最真实?且从来没有以这种方式在银幕上出现过?
如果你的完成剧本包容了你所写的每一个场景,如果你从未抛弃任何一个想法,如果你的修改只不过是在提炼对白上做了些文章,那么你的作品几乎肯定要失败。
天才不仅包含创造出具有表现力的节拍和场景的能力,还包括判断、意志和审美品位,让你足以剔除和摧毁平庸、谎言、假冒伪劣和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