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谋篇:对场景进行整合和连接。
准则一 统一性和多样性
一个故事,即使在表达混乱时,也必须是统一的。无论出自什么样的情节,这个句子都应该合乎逻辑:“因为激励事件,高潮必须发生。”
在统一性之上,我们必须引入尽可能多的多样性。
要使老生常谈变得丰富多样,其关键是研究。知识的肤浅会导致索然无味的讲述。
进度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生活的节奏在紧张和平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
节奏和速度
一部典型的两小时故事片要演出40到60个场景,每个场景平均长度为2分半。
场景的2到3分钟的平均长度反映了电影的本质以及观众对富有表现力的时刻的饥渴。
速度是一个场景中通过对白、动作或二者同时表达出的活动的水平。
一个讲得好的故事中,场景和序列的进展能够增加进度。“高潮”不是指短促的爆发,是指深刻的变化。这样的场景不可能一掠而过。
注意回报递减律:我们停顿得越频繁,停顿的效果就越小。如果重大高潮之前的场景漫长而迟缓,那么我们想要制造紧张感的大场景则会流于平淡。因为我们已经在不太重要的弛缓场景中过多地消耗了观众的精力。我们必须通过缩短节奏,螺旋式地提升速度,来“挣得停顿的资格”,当高潮来临时,我们可以踩住刹车,拉长放映时间,令紧张感长留不去。
进度是从剧本开始确立的。无论是否陈词滥调,我们必须控制节奏和速度。它并不一定是活动的对称膨胀和场景长度的整齐修剪,但进展过程必须构建出某种形态。
表现进展过程
当一个故事真诚进展时,它要求投入越来越强的人物能力,要求越来越强的意志力,有四个主要技巧:
社会进展:扩大人物动作对社会的影响范围
个人进展:将动作深深楔入人物的私人关系和内心生活中
象征升华:将故事意象的象征负荷从个别发展为普遍,从具体发展为原始模型。
一个讲得好的故事,加上潜在的象征主义意味着故事讲述的表现力往上拔高一个层面。
反讽升华:以反讽的方式转折进展过程。
反讽不能直接在剧中被指出,必须冷静地、随意地释放,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好像对其所产生的效果一无所知,而且坚信观众肯定能够意会。反讽的本质即是言不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