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和挣扎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相反的工作方法:
从里到外 VS 从外到里
从外到里的写作
挣扎作家倾向于采用这样的工作方法:杜撰出一个想法,稍加酝酿,便直奔键盘。
写完对白再去寻找场景,写了场景再去寻找故事,是最没有创造力的方法。如果我们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之前就写出对白,我们会不可避免地爱上我们的语言;我们将不会愿意去把玩和探索事件,不愿去发现我们的人物可能会变得多么令人痴迷,因为这将意味着删掉我们视若至宝的对白。
从里到外的写作
步骤大纲
- 把灵感都记下来,不要理逻辑
- 找到故事高潮,根据故事高潮重新改写故事
- 找一个朋友聊一下这个故事,看看是否能打动他,在十分钟内讲述的故事不能打动人,在银幕上会糟十倍。在绝大多数听众做出热情反应之前,我们没有理由向前继续。一件优秀的艺术品————音乐、舞蹈、绘画、故事————都具有令心灵的聒噪宁静下来,并将我们提升到另一处的力量。一个根据步骤大纲聊出来的故事如果能强烈到带来宁静的程度————没有想法,没有评论,只有一种愉悦的眼神————那么它便堪称无声胜有声的上品。一个故事如若达不到如此强度,我们便没有必要为它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处理台本
对步骤大纲进行“处理”,将每个场景从一两个句子扩展为一个段落或更长的双倍行距的、现在时的、一个时刻接着一个时刻的描写。
我们改写处理台本,直到每一个时刻都能生动地活起来,无论在文本中还是在潜文本中。
银幕剧本
事件选择和故事设计必须没有任何拘束地消费你的想象和知识。转折点必须想象,删除,再想象,然后在文本和潜文本中得到充分演绎。否则,你很难指望超群脱俗。
明智的作家会尽量推迟对白的写作,因为未成熟的对白写作会窒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