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问题

利用好奇心

表达关心:正义、力量、生存、爱、真理、勇气。

无论观众是谁,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善之中心,即移情和情感兴趣的正面焦点。

“善”是对照于一个负面背景而做出的一种判断。所谓“负面背景”即指一个被认为或被觉得“非善”的世界。

3种可能把观众和故事联系起来的方法:

  • 神秘:观众知道得比人物少
  • 悬念:观众和人物知道同样的信息
  • 戏剧反讽:观众比人物知道得更多,主要靠关心一项来激发兴趣,常常以结局作为开始,故意泄露故事的结果。鼓励观众深入探寻人物生活中起作用的动机和因果力量。

一定量的观众好奇是必需的。但不能滥用这一权利。如果滥用,观众在不知所云的状态下会神游他处。相反,我们应该用诚实而富有见识的答案来回答观众的问题,作为对其认真观影的报偿。不要耍肮脏的花招,不要廉价惊奇,不要虚假神秘。

惊奇问题

观众祈祷惊奇,惊奇即为期待的逆反。

真实惊奇来自期望和结果之间的鸿沟的突然揭示。这种惊奇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随后紧跟着大量的见解,揭示出隐藏在虚构世界表面之下的事实真相。

廉价惊奇是在利用观众的脆弱,通过切入到一些他们不曾期望看到的东西或者离开一些他们期望将会继续的东西。

巧合问题

  • 要尽早引入巧合,以给予它充分的时间来构建意义。

  • 不要利用巧合来转折一个结局。有一个例外是反结构影片,它们可以用巧合来取代因果关系(不过这样的影片里,巧合本身也成为因果关系中的因)。

喜剧问题

喜剧是纯粹的:如果观众笑了,它就成功了;如果观众没笑,它就失败了。

喜剧从内心而言是一门愤怒的反社会艺术。

主观视点问题

指在描述我们人物的行为、他们互相之间以及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时所采取的实际角度。

改编问题

小说越纯,戏剧越纯,电影就越差。

“文学纯粹性”指故事的讲述过程完全位于内心冲突的层面,采用复杂的语言技巧来表现故事的激励事件、进展过程和高潮,个人、社会和环境力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许多小说家都是非常蹩脚的讲故事的人,戏剧作家砸到更为蹩脚。

要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再创造

“展示,不要告诉”是一个终极任务:以纯粹戏剧化和视觉化和视觉化的方式来写作,展示一个自然人类行为的自然世界,表现出生活的复杂性,而不用告诉

戏剧腔问题

只要是人类能够做出的事情,其本身都不可能是戏剧腔,而且人类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戏剧腔并不是夸张表达的结果,而是动机不足的结果。不是因为写得太大而是由于写作欲望太小。如果我们不能相信动机和动作的匹配,就会感到这个场景有戏剧腔。

漏洞问题

“漏洞”是另一种让故事失去可信性的方式。此时故事缺少的不是动机,而是逻辑性,在原因和结果之间缺少必要的关联。

如果观众没有注意到漏洞,就可以不用处理它。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